发布时间:2022-07-07
江阴市坚决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强堡垒、育人才、聚合力,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新理念培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新势能,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胜势”。
一、背景和起因
江苏省江阴市地处苏锡常几何中心,总面积9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7万;辖10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580.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2万元。实现了全国县域经济和综合发展“十九连冠”、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三连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省同类城市“二十二连冠”。
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结构多元、组织形式多样、利益诉求多维的现状,江阴市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组织体系、精准赋能增能、统筹资源力量,推动重心下移、要素下沉,展开了“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江阴实践。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起笔”,激活乡村善治“红色引擎”
组织“领航”,集结硬核力量。建强组织,完善“镇街党(工)委—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凝聚党员合力,深入实施农村党员联户、企业党员联职、机关党员联群“党员三联”工程,通过组建“突击队”“攻坚组”等方式,发动1.1万余名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三报到三服务”,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办实事”,提供微服务、圆梦微心愿、打造微集市,目前已征集梳理微心愿260余个,实现微心愿220余个,发现问题5294个,办结事件5222个,事件办结率达98.64%。
内联外盟,聚合最强资源。实施“盟红江阴”结盟行动,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已推动59个机关部门、39家国企、56家骨干非公企业与村党组织结成党建联盟。统筹联盟内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与农村资产、资源精准结合,实现党建联盟在壮大村级经济、推动共建共治中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主导推动“澄张虞”“锡常”等区域一体化毗邻党建,组建党群、综合执法、村(社区)、商会、企业五大类示范党建联盟,在基层党建、人才培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旅开发等重点领域构建毗邻党建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82项,联合改造治理水陆边界,完成“澄张虞”三地交界路段1163.2㎡黑化和28500㎡深度清淤等工程,开展联动视察执法8次,推动解决邻界河道、垃圾分类、违规倾倒等问题16项。
攥指成拳,解锁帮带新招。建立强村带弱村、强村联强村、弱村抱团发展、强企带弱村四大帮带模式,强村带弱村模式,发挥山泉村、长江村、璜土村等“头雁”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优势,通过组盟帮带,带动弱村提优。强村联强村模式,发挥“强雁”各自特长优势,通过定期互学交流,营造攀高比强的浓厚氛围,实现强村更强。周庄镇5个经济强村,村级收入最低的3500万元,5个村在惠民便民、企业文化、群众文化、经济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互学互比、互促互追,实现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弱村抱团发展模式,发挥镇村联扶平台优势,统筹整合弱村资源,带动优势互补、共同参与、抱团发展,实现“群雁”提升。南闸街道4个薄弱村通过街道联扶平台助力,20亩产业扶贫标准厂房项目今年竣工投产,年租金200万元,有效助力经济薄弱村转化提升。强企带弱村模式,推动上市公司和重点骨干企业帮带薄弱村,以“两新头雁”辐射带动“村社雁阵”,已推动海澜集团帮带蒲市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法尔胜集团帮带苍山村农副产品推广及水产养殖。
(二)招贤育才“运笔”,构建聚智聚力“强大磁场”
给舞台育英才,选优配强“领头雁”。优选拓源头,实施“5150青苗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每年充实150名左右江阴籍大学生、机关优秀编外人员到村(社区)“两委”和工作者岗位。首批百名村(社区)工作者社会化招聘,吸引1884人报名,报考比例达1:18。优育提能力,建立“苗圃计划”培育基地,组织21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能力提升班、专题读书班、业务培训班。启动“澄就未来·墩苗”行动,从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企业选派32名年轻干部,通过上荐、下派、专班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年的项目化锻炼。优用激活力,建立“四不两直”式“家访+夜谈”机制,开展任前家访考察、家风家教谈话提醒。建立“编制周转池”,会同编办向镇街定向投放120名周转编制,用于优秀村(社区)书记选任,已选任63名村(社区)书记进事业编。
聚能人挖“草根”,交流传授“致富经”。在全国率先建立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江阴基地和中规院长三角城乡融合创新中心,借助北京大学和中规院学科资源和智力集聚优势,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端智库,在政策指导、项目咨询、人才培育、学术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出台《“暨阳英才”特色乡土人才育智工程实施办法》,深度挖掘种植大户、民间艺人、经营能手、能工巧匠,搭建交流互学、创新创业“两个平台”,先后带动农民创业4360余人,带动2.1万余农户实现就业增收。开展“澄”才下乡春风行动,精选102名懂农村、精政策、专技术的党政干部、优秀村支书、农机专家,下沉薄弱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讲、营销辅导,累计参与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种植养殖等服务1500余人次,指导发展特色农业项目38个。
他山石可攻玉,精选一线“生力军”。创新“个人自荐初选+组织推荐比选+综合评估精选”三层遴选模式,从财政、住建、资规、工信、科技等部门,精准选派27名驻村第一书记。建立第一书记“双导师”帮带制度,实行第一书记每月轮值制,开展“第一书记微分享”“来看看我驻的村”等活动,推动第一书记自主汇编乡村振兴“政策白皮书”,加强交流互动、促进互比互学。建立“干部驻村、单位联村”制度,整合驻村资源资产、第一书记个人职业资源、派出单位资源“三重”优势,建立菜单式“资源共享库”。运用抖音、视频号、本地融媒等新媒体传播矩阵,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宣传推广本村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农副产品等,推动12家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社签订供货协议,引进社会资金超350万元。
(三)创新赋能“行笔”,交出共治共富“高分答卷”
精准投放共富基金,激发薄弱农村内生动力。成立全国县域首家“乡村振兴·共富基金”,总规模超2亿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金引导、项目领跑”模式,以项目化运作、“造血式”帮扶模式,推动“一村一品”富民工程。成立共富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及第三方机构,组建专家评审团,开展“乡村振兴·共富基金”项目评审,从项目的申报条件、前期手续的规范性、带动发展的导向性、投资回报的优质性等4大类11个方面进行评审打分。共富基金率先帮助薄弱村启动产业发展类项目16个,总投资超1.3亿元,共富基金首批投放补助资金4086万元,项目预计收益超1200万元。
动能转换完善产链,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统筹谋划“市级科技园、镇级产业园、村级特色园”农业“三园”建设,强化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主体集中,吸纳培育优质农业企业,临港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形成了以10个万亩园区为核心、20个千亩产业基地为基础、各类特色园为补充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积极培育农业“链主”企业,全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干”贯通产加销、以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径”融合农文旅、以新农村电商为“网”对接科工贸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2021年,全市191个行政村、256个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337.8亿元,共实现村级收入25.6亿元,村均收入达1000.5万元,其中3个村村级收入超亿元,57个村村级收入超千万元。
倾听民意聚焦民生,拨动乡村治理共治齿轮。三资监管汇民意,推行村社分离全覆盖,保障村民财产权,实现“机构职能、人员选举、财务核算、议事决策、资产管理”五分开。打造三务公开“户户通”平台,满足农民知情权,通过有线电视可实时查看村级党务、村务、财务21个大类45个项目内容。医疗互助减民负,采取“村民自愿出一点、村集体扶持一点、社会各界资助一点”的方式,助力城乡医疗保障,降低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生率,全市已有23.5万人次享受补助,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42亿元,村民医疗负担平均减轻27.36%。议事协商解民忧,积极融合履职党支部、协商议事室、社情民意联系点,形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模式,把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宣传下去,把群众的愿望和诉求收集反映上来,把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广泛商量出来,各类发展和民生问题落实率达90%以上。
三、经验和启示
通过在乡村振兴组织建设、人才培育、平台载体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形成了贴合实际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江阴经验。
1、推动资源下沉是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水平的必然趋势。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江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水平之所以能实现跃升,一方面,持续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第一责任”,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另一方面,打破原有的区域、领域和条块等壁垒,通过创新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全域融通的互联式党建联盟体系,以党建联盟的形式变“单兵作战”为“协同发力”,变村级项目为联盟组织的项目,建立完善党建联盟“督看比评”考核机制,推动倒逼联盟体系内成员主动为攻坚突破出主意想办法,杜绝推诿扯皮,切实增强了党组织资源整合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引领示范的能力,形成了党建引领、全链合作、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实现“1+1+1>3”的效果。
2、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是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水平的必然使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村级集体收入是应有之义。为有效破解经济薄弱村资源匮乏、资金不足、增收困难等突出问题,江阴市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局、慈善总会等部门,创新成立全国县域首家“乡村振兴·共富基金”,在项目征选上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因村施策,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因村制宜形成“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以共富基金撬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督促推动镇村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产业项目、精准对接供需,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力。
3、建强村级干部队伍是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水平的必然优势。村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工作质量。一方面,江阴以分类分岗分级,提升素质、提高待遇、提振动力“三分三提”为内涵,深入推进村干部专业化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苗圃计划”“青苗计划”,从制度层面规范大学生回流、在外能人回归、机关编外回村渠道,为村(社区)干部队伍积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村干部晋升机制,打通从“村工作者—村“两委”委员—村“两委”副职—村书记—进事业编”的职业上升通道,让有意愿、有能力、有情怀的村干部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专业专注、充满活力的村干部队伍。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10-83318888